佳 盼 塑 胶
JIA PAN SU JIAO
塑胶模具在塑胶成型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接下来为您提供关于塑胶模具维修的十大注意点:
①生产过程出现小故障,调机技术人员可根据情况加以解决。b型腔有轻微划痕,可根据型腔的粗糙度选择抛光材料和方式,必要时可通知抛光技术人员上机处理。
c塑件粘膜,一般用热的塑料包覆塑件及顶出部位,待冷却后拉(顶)出。如用火烧留意明火不要烧及模具型腔或型芯表面。
②专业人员维修塑胶模具时,不可随意更改塑胶模具结构,需要更改结构须经塑胶模具工程师和产品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
③注塑模具装、拆模注意事项d.保护:对型芯、型腔等精密零件要做好防护措施,以防他人不小心碰伤。
④在塑胶模具吊装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做到不被伤害同时不伤害他人。在吊装塑胶模具时,保证不使用存在隐患的吊环,不要超过吊环螺栓的承载能力,保证吊环螺栓完全旋下去,且处于正确的位置。在运行的基础上,应建立和执行吊环螺栓的检查程序,要保证安全。所有这类设备都要进行检查,从而发现可能存在的应力迹象(裂纹)和磨损。出现问题的螺栓必须丢弃和破坏,不要维修和焊接。谨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⑤塑胶原料制品出现缺陷时要先分析原因,是塑胶模具问题还是工艺问题,必要时运用CAE (MOLDFLOW软件)进行模流分析,以减少修模的次数,提髙生产效率。塑胶模具发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应做全面检査,发现可能存在的隐患并及时排除,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确保一次修模成功率达90%以上。
⑥在生产任务较紧时,为了争取时间,小的问题(如浇注系统调整、局部加壁厚等)可在机台上解决,修模时应将注塑机液压泵关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修模结束后清理现场,特别是将塑胶模具上及周围放置的物品包括扳手、铜棒等修模工具拿掉,检查完毕后再合模。
⑦在模腔锈蚀或划伤需抛光时,严格按照抛光的顺序进行,注意工作环境的整洁,用金刚石抛光膏研磨时,所用工具应该每种粒度专用不能混用。拋光时换用不同粒度的研磨膏前必须小心地用软布、软纸或煤油将工件清理干净,以免前道工序的磨屑混入细粒度研磨膏而将工件划伤。研磨结束应将工件及周围环境清理干净,同时应将研磨剂、抛光剂和工具依据等级、材质分类并妥善保管。拋光时要一道工序一道工序进行,不可存在侥幸心理,以确保塑件品质。
⑧堆焊在模具使用过程中可用来进行局部修整,但由于堆焊会使模具产生热应力,若焊接不当,会引起模具的变形、开裂,从而影响模具的功能。因此,采用堆焊时应根据材料的特点,严格执行其工艺程序。有关焊接的基本原则如下。e.工具钢焊接后必须冷却到80-100°C,然后进行回火或正火。
⑨维修蚀纹面时的注意事项c.补纹。当模具维修好需出厂补纹时,维修者需用纸皮将纹面保护好,并标示好补纹部位,附带补纹样板。蚀纹回厂时,应认真检查蚀纹面的质量,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装模。若对维修效果把握不大,应先试模确认,方可出厂补纹。
⑩塑胶模具维修结束后,将模具各部位用压缩空气清理干净,导柱(套)、滑块等运动件涂抹黄油,若隔一段时间后再生产,模腔应喷涂防锈油。合模后运至指定存放场所,同时清理现场,将吊环、螺钉等工具放回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