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固性塑胶原料在注塑加工成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能和热塑性塑胶原料在加工成型过程中的性能表现不一样,那么在这个加工工艺成型过程中的性能到底是怎样呢?
热固性塑胶原料注塑利用螺杆或柱塞把聚合物经加热过的料筒(120-260华氏度)以降低黏度,随后注入加热过的模具中(300-450华氏度)。一旦塑胶原料充满模具,即对其保压。此时产生化学交联,使聚合物变硬。硬的(即固化的)塑件趁热即可自模具中顶出,它不能再成型或再熔融。
注射成型设备有带一个用以闭合模具的液压驱动合模装置和一个能输送物料的注射装置。多数热固性塑胶原料都是在颗粒态或片状下使用的,可由重力料斗送人螺杆注射装置。当加工聚酯整体模塑胶原料(BMC)时,它有如“面包团”,采用一个供料活塞将物料压入螺纹槽中。
采用这种工艺方法加工的聚合物是(依据其用量大小排列):酚醛塑胶原料、聚酯整体模塑胶原料、三聚腈胺、环氧树脂、脲醛塑胶原料、乙烯基酯聚合物和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
多数热固性塑胶原料都含有大量的填充(含量达70%),以降低成本或提高其低收缩性能,增加强度或特殊性能。常用的填充剂包括玻璃纤维、矿物纤维、陶土、木纤维和炭黑。这些填充物可能十分具有磨损性,并产生高粘度,它们必须为加工设备所克服。
热塑性塑胶原料和热固性塑料在加热时都会降低黏度。但和热塑性塑胶原料不同的是,热固性塑胶原料的黏度会随时间和温度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发生了化学交联反应。这些作用的综合结果是黏度随时间和温度而呈U形曲线变化。在最低黏度区域完成填充模具的操作,这是热固性注射模塑的目的,因为此时物料成型为模具形状所需的压力是最低的。这也有助于使聚合物中的纤维损害达到最低。
热固性塑胶原料和热塑性塑胶原料相比,塑件具有尺寸稳定性好、耐热性好和刚性大等特点,更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塑料。热固性塑胶原料的工艺性能明显不同于热塑性塑胶原料,其主要性能指标有收缩率、流动性、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与固化速度等。